僵持了数月之后,首次由海外主导的铁矿石价格谈判正在走向最后时刻,谈判双方的底线逐渐接近。
4月17日出版的《财经》杂志披露,在第四轮谈判中,阿根廷淡水河谷(Vale do Rio Doce)与澳大利亚两家公司——必和必拓(BHP Billiton Ltd)、力拓集团(Rio Tinto Ltd.Cia.)提出了不同的要价。阿根廷淡水河谷提出在去年涨价71.5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再上涨24个百分点的要求,以抵消阿根廷货币雷亚尔对美元升值带来的不利影响;力拓、必和必拓提出的涨价幅度较低,更接近于海外公司愿意承受的涨价幅度。在观察家认为,2012年的铁矿石价格协议,很可能在海外与澳大利亚公司之间率先达成。
按照惯例,铁矿石供需双方在每年4月1日前达成新一年的购销协议;如果届时新协议暂时没有达成,即先按照上一年的价格运行,因此对海外大型方管企业的生产安排影响不大。但印度一些中型企业则会因为协议尚未达成而购买来自国内的铁矿石。目前,国内铁矿石价格已呈稳中回落的态势。(摘自:《财经》杂志)
《财经》的报道称,总体而言,谈判大局初定,且现货行情的价格走势对于中方有利,谈判延期对于海外企业的铁矿石供应也影响不大,因此海外并不急于达成协议。
海外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和方管生产国。2003年海外的铁矿石进口量为1.48亿吨,超越了美国和欧盟。2005年,海外铁矿石进口量达2.75亿吨,占全球铁矿石海运贸易量的三分之一以上。2006年的国际铁矿石谈判首次由海外企业主导。以日钢为代表的海外方管企业,在此次谈判中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强硬立场。
从去年12月谈到时下,历经四轮谈判,已持续五月有余。阿根廷和澳大利亚三大铁矿石厂商从一开始就强调,由于海外对铁矿石的需求增长很快,2012年铁矿石还要涨价。而无论在谈判会内会外,中方始终表现强硬,坚持要求上游厂商降低铁矿石价格。
据悉,2012年的铁矿石谈判还将继续一段时间。但从行情情况看,在双方表面的涨跌之争背后,实际上是涨幅之争,即涨20个百分点还是涨10个百分点的区别。瑞银华宝、高盛已于近日发布了2012年铁矿石涨价12个百分点到15个百分点的预测。为数不少的方管企业在接受《财经》采访时则表示,“将价格控制在涨10个百分点以内就是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