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价格回升,对化解无缝方管过剩产能有一定影响,但总体影响较小。从了解到的情况看,复产产能均为合规产能,不属于淘汰范围,企业停产复产大多是应对市场变化、调整生产经营的正常行为。去产能对于钢铁产业而言是长期利好,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坚定不移并长期实施。中国这一轮清理处置僵尸企业始于去年年末。2015年11月、1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多次提出要加快推进僵尸企业重组整合或退出市场,要求今后两年央企要以提质增效为重点,对持续亏损三年以上且不符合结构调整方向的企业采取资产重组、产权转让、关闭破产等方式予以“出清”,并明确到2017年末实现经营性亏损企业亏损额显著下降。在2015年年末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去产能被列为2016年五大经济任务之首,而清理处置无缝方管僵尸企业被认为是去产能众多环节中的牛鼻子。“僵尸企业不退出,产能过剩矛盾就不能根本化解,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就难以实现,只有退够,才能前进。”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冯飞说。据统计,截至2016年4月16日,在全国1969家已披露年报的上市公司中,有159家是僵尸企业。近三年,它们的亏损累计高达1674亿元,这相当于一个中等发达省份一年的税收。这些僵尸企业中,大多是国企,八成以上仍通过政府的巨额补助维持开销。过去三年,它们拿到的政策“红包”超过300个亿。中新网记者梳理发现,目前,山东、安徽、浙江、重庆、四川、贵州、广东、湖北等地出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综合性方案,江苏、上海、天津、甘肃、山西、青海等地出台了具体领域的专项方案。观察各地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措施,均围绕着“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提出具体措施。如,山东省18日对外公布《关于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多达40条政策措施。在去产能过程中,不少地方提出了清退“僵尸企业”的时间表。如,广东提出,到2018年底,基 本实现“僵尸企业”市场出清,到2016年底,全省国有关停企业全部出清;安徽也提出,2018年底,基本实现“僵尸企业”市场出清;湖北明确,力争到 2020年,全省无缝方管僵尸企业基本退出。在去产能过程中,不少地方提出了清退“僵尸企业”的时间表。如,广东提出,到2018年底,基 本实现“僵尸企业”市场出清,到2016年底,全省国有关停企业全部出清;安徽也提出,2018年底,基本实现“僵尸企业”市场出清;湖北明确,力争到 2020年,全省僵尸企业基本退出。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周放生亲历了当年的国企改革,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那时改革有三个杀手锏,一个是债转股,一个是下岗分流,一个是政策性破产。” 在那轮国企改革中,遇到的最大障碍是“人往哪里去”和“钱从哪里来”。中国政法大学企业重组与破产研究中心主任李曙光,曾参与了当年一系列有关国企破产的政策文件的起草。他回忆说,“最后,我们想到了土地。”具体的做法是交纳土地出让金后,国企可以将土地使用权进行买卖,土地出售所得可以用来安置职工。如果这笔钱还不够,再由企业、社会和政府“三家抬”各出一部分,这就是当年的政策性破产。目前,各有关地区已按国发6号文件要求制定了化解钢铁过剩产能实施方案,并报国务院备案。下一步,发改委将会同有关方面,按照国发6号文件部署,督促指导有关地区平稳有序地推动化解无缝方管过剩产能工作。http://www.houbifangguan.com/